材料分析 行业应用 直播/活动 精微百科 用户论文

IF=38.5, 曲良体&阎兴斌团队最新EES!


曲良体,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(2017年),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(2016年)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(2014年),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(2014年)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(2013年),教育部霍英东基金获得者(2009年),新世纪优秀人才(2009年),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(2016年)第二获奖人,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(2015年)第五获奖人。

研究领域涉及纳米与材料化学、电化学、绿色能源、柔性电子与储能器件等,例子包括石墨烯超结构、智能响应高分子、海水淡化、空气发电、新型电化学电池/电容器、微型能源器件及柔性器件等。在Science, Nature Nanotechnology, Nature Communications, Advanced Materials,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,论文他引两万余次,单篇论文最高他引2600余次。受邀请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,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, Chemical Reviews等撰写综述论文30余篇,专著1部,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。研究工作被Nature等专业刊物报道。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基金委项目等多项。
阎兴斌,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(之前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任清洁能源实验室主任),博士生导师。至今共发表SCI论文210余篇,引用超过12000次,H因子为65。近5年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、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、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;受邀在国际/国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/邀请报告40余次。负责承担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国防“863”、国防基础科研项目、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、中科院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规划重点培育项目和若干企业合作项目。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、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、甘肃省技术发明一等奖、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和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。
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、中国电工学会超级电容器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协会(IAOEES)理事、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会评专家。

 
主要研究方向:
1. 新型低维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先进能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;
2. 高比能超级电容器和新型智能柔性超级电容器;
3. 新型电池材料与技术。
清洁能源技术是本世纪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技术领域之一,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是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化、储存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。新型碳材料在固体润滑、生物医学、传感器以及能量存储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。
本课题组致力于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等新型碳材料的可控制备、物性和应用研究,包括新型碳材料在化学储能如超级电容器、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,同时开展碳材料在高导热复合材料、冷阴极场发射材料及生物医学中的探索研究。

通讯作者:曲良体  阎兴斌
第一作者:马鸿云
文章链接:
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22/ee/d1ee03672f
文章亮点:
铝离子基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成本低、安全性高的优点,更吸引人的是其三电子过程具有高能量密度。本工作作者开发了一种适应性的孔隙结构重塑方法,用于电容电极材料,实现了水合铝离子的有效储存。实现了高性能不对称的水系摇椅铝离子电容器的构筑。通过比表面积测试可以确定MXene和碳材料的孔道结构,从而为进一步材料定制确定方向。

实验中用到的比表面积测试仪为JW-BK200C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,JW-BK200C比表面及孔径测试仪配置1torr/0.1torr高精度小量程传感器,及10-8Pa涡轮分子泵,适合分子筛、催化剂、活性炭等多微孔样品的超微孔分析。
精微高博对外承接样品比表面及孔径等测试项目,在实验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,尤其在控制实验不确定度上有较多心得,尤其重视实验方法的探究、尊重和保护样品特性。
对精微高博来说,用心做好产品,满足市场与客户需求是企业从未改变的初心。未来,精微高博将持续聚焦主航道,抢占战略机会点,用更好的产品和多元化的产品解决方案,为行业及客户带来更多可能。

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

JW-BK100

JW-BK100
 0.0001(m2/g)--至无上限(比表面积)
2nm-500nm(介孔及大孔分析)
0.35nm-2nm( 微孔常规分析)
孔体积0.0001cm3/g-至无上限 

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

JW-BK200

JW-BK200

 0.0001(m2/g)--至无上限(比表面积)
2nm-500nm(介孔及大孔分析)
0.35nm-2nm( 微孔常规分析)
孔体积0.0001cm3/g-至无上限

 

 

mixSorb系列竞争性吸附仪
穿透曲线测定
多组份气体分离
变压吸附分析(PSA)

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

JW-BK300

JW-BK300

 0.0001(m2/g)--至无上限(比表面积)
2nm-500nm(介孔及大孔分析)
0.35nm-2nm( 微孔常规分析)
孔体积0.0001cm3/g-至无上限

 

 

AMI-300系列化学吸附仪
TPR/TPD/TPO/TPS
催化剂评价
活性位点分析
脉冲滴定

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

JW-BK400

JW-BK400

 0.0005(m2/g)--至无上限(比表面积)
2nm-500nm(介孔及大孔分析)
孔体积0.0001cm3/g-至无上限

 

 

全自动真密度仪

JW-M100A

真密度仪

测试精度≤ ± 0.03%

分辨率:0.0001g/ml

重复性≤ ± 1%

电容式压汞仪

YG-97A

压汞仪

孔直径测试范围:30nm至600μm
孔隙体积测试范围:0.3-3.5cc
测量精度:≤ 0.5%

膜孔分析仪

JW-PD200

膜孔

仪器可测孔径范围

0.02um-500um(气液法)

0.002um-0.2um(液液法)

动态比表面仪

JW-D系列

动态比表面仪

测试范围:≥0.001m2/g
重复精度:±1.0%
同时进行4个被测样品测试
平均每个样品5min

 

 

400-600-5039